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9:47:06  浏览:860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
1994年9月29日,财政部

第一条 为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我部有关规定设置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以下简称周转金),是国家用于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是社会保障事业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转金采用有偿方式,周转使用。
第三条 周转金借用原则
(一)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规划;
(二)拾遗补缺,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搞商业性金融活动,不放高利贷;
(三)以社会效益为主,同时讲究经济效益;
(四)支持有条件的社会保障事业单位合理组织收入,提高经费自给水平,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减轻财政负担。优先安排投资少、技术新、效益好、周转快的项目。
(五)专款专用,按期归还。
第四条 周转金借用范围
(一)社会保障事业单位,包括劳动、人事、民政、卫生(含中医)、残联等部门及其附属事业单位,均可按规定借用周转金。
借款主要用于设备购置、流动资金不足和改造项目。
(二)城镇青年就业扶持生产资金,以周转金的形式发放。
借款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饮食业等第三产业项目和培训项目;具有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的生产经营项目;落后地区和就业困难地区的生产经营项目。
(三)借款不得用于基本建设和消费性开支,不得用于买卖股票、炒房地产等商业性活动。
第五条 周转金借用条件
(一)借款项目需具备可行性。借款单位必须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具有偿还借款的能力;借款单位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责任心强,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借款项目要经过充分论证,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借款单位在金融机构或财政部门设有帐户,并有专人或兼职人员管理;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有经常的经费领拨关系。
(三)借款项目借款额起点,中央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地区的借款项目借款额在50万元以上,少数民族地区及边远地区的项目借款额起点可略低一些。
(四)借款单位需上报申请报告,并附上《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借款项目申请表》,项目借款额超过100万元的需加报可行性论证报告。
第六条 周转金借款程序
(一)中央级单位的借款项目,由主管部门对其申请进行审核、挑选,然后统一向我部申报,并负责统一归还。
(二)地方单位的借款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择优向我部申报,并负责统一归还。
(三)中央主管部门和地方财政厅(局)要与借款单位签定合同,必要时可通过公证处公证,以确保借款按期回收。
(四)财政部按规定审批下达各有关部门、各地区申报的项目,同时办理借款手续。经财政部批准后的借款手续,不得变更,若项目确需调整,务必报经财政部批准。
第七条 周转金借款期限
周转金借款期限一般为1--2年,少数周转期较长的项目,经特殊批准借款期限可适当放宽,但最长不得超过3年。借款时间从我部发文之日起延后60天开始计算。
第八条 周转金占用费
(一)周转金实行有偿使用,收取少量资金占用费。在规定的借款期限内,一年期借款的年费率为2.5%,二年期借款的年费率为3%,三年期借款的年费率为3.5%。
(二)对逾期不还款的,按天收取万分之三的逾期资金占用费,并从当年(或下年)有关财政拨款中扣还本金和占用费,停办其主管部门或所在地区当年或以后年度周转金借款事宜。
(三)各部门、各地区不准在以上规定的费率之外,另外加收占用费,违者必究。财政部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全部转作周转金本金,继续周转使用。
第九条 周转金借款与回收
(一)经我部审定的周转金借款,委托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代理拨付并协助回收。
(二)借款到期时,由借款的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财政厅(局)将借款本金和占用费一并归还我部,并报送《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使用效益报告表》。
(三)还款时,外地请用“电汇凭证”,北京地区请用“信汇凭证”或“转帐支票”。汇款用途请注明“归还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
各有关部门和地区办理完还款手续后,应速将还款凭证的复印件寄送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综合制度处备查。
第十条 周转金使用经济效益考核
周转金使用经济效益,是指因使用周转金而取得的经济效益,暂设置毛收入(产值)、纯收入(纯利润)和税金(含各种税金和附加基金)等三个主要指标。
(一)借用周转金增加的毛收入(产值)
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增加的毛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后年度实现的毛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前年度实现的毛收入)×周转金占技改、购置总投资的比例
借用流动资金增加的毛收入=报告年度实现的全部毛收入×周转金占项目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
(二)借用周转金增加的纯收入(纯利润)
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增加的纯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后年度实现的纯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前年度实现的纯收入)×周转金占技改、购置总投资的比例
借用流动资金增加的纯收入=报告年度实现的全部纯收入×周转金占项目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
(三)借用周转金增加的税金(含各种税金和附加、基金)
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增加的税金=(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后年度实现的税金--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前年度实现的税金)×周转金占技改、购置总投资的比例)
借用流动资金增加的税金=报告年度实现的全部税金×周转金占项目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周转金使用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时间,以年度为单位,从借用周转金年度起,至借用周转金全部归还年度(含)止。
年终,财政部将对周转金使用经济效益进行评审,对使用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地区优先安排下一年度的周转金指标。
第十一条 周转金管理与监督
(一)切实加强周转金的管理。各级财政部门以及中央各主管部门应集体研究决定周转金的有关事项,并按规定程序办事,加强管理,不得超出规定范围借用周转金。管理周转金使用的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得以权谋私,不得收取回扣。
(二)财政部对周转金实行跟踪反馈和监督,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做到定期检查、自查、互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若发现违反合同和财经纪律的行为,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借用周转金的有关部门和地方财政厅(局),在周转金使用期间每年须向财政部报送有关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一、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借款项目申报表
二、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使用效益报告表
附一: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借款项目申报表借款部门(地区): 单位:万元
------------------------------------------------------------------------------------------------------
| | | | 项目总投资 | | |借款 |
借款单位|借款项目|借款用途|主要产品名称|------------------------| 预计 | 预计 |期限 |备注
| | | |合计|财政部|其他|单位|年毛收入|年纯收入|(年)|
| | | | |借 款|借款|自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说明: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在申请借款时填列本表。
2.“借款单位”填列申请借款单位的全称。
3.“借款项目”填列申请借款项目的名称。
4.“借款用途”填列申请借款的投放用途,简单分为维修改造、设备购置和用于购买原材料等临时周转所
需要的流动资金。
5.“单位自筹”指除财政部周转金借款和其他借款以外的单位自筹的各项资金。
6.“预计年毛收入”、“预计年纯收入”包括单位自筹资金和其他借款所形成的收入。
注:
1.本表反映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借用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效益及其收益分配情况,按规定在归还借款时填报。归还借款的具体填报方式为,收款单位: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营业部 帐号:0246028 付款单位:××部(委、局)××财政厅(局)汇款用途:归还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
2.本表“借款单位”、“借款项目”、“单位自筹”填报内容同(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借款项目申报表)。
3.“偿还期内经济效益”是指周转金投放项目从借款起到偿还时的经济效益总和,包括毛收入、上缴国家的税金和纯收入。
4.“偿还期内收益分配”是指对投放项目偿还期内的纯收入按照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情况。其中“补充事业费”包括主管部门集中部分,此项具体使用情况须报文字说明。
5.“正常生产(经营)预计年经济效益”是指周转金投放项目按规定归还周转金借款后,在生产进入稳定状态时,预计产生的年度效益。
6.对“偿还期内经济效益”、“收益分配”、“正常生产(经营)后预计年经济效益”均按周转金借款实际形成的效益进行计算。
附二:财政部社会保障事业周转金使用效益报告表
借款部门(地区): 单位:万元
--------------------------------------------------------------------------------------------------
| | 项目总投资 | 借款期内经济效益 | 收益分配 |
借款|借款|------------------|--------------------|------------------------------------------|
单位|项目|合计|单位|财政部|毛收入|税金|纯收入| 生产 |补充 | 职工 | 职工 |其他|
| | |自筹|借款 | | | |发展基金|事业费|福利基金|奖励基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常生产(经营)
后预计年经济效益
--------------------
毛收入 |纯收入
|
----------|--------
|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经贸委、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实行挂账停息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税务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经贸委、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实行挂账停息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税务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经贸委、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实行挂账停息有关问题的通知



有关省(区、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部,经贸
委(经委、计经委),物资(贸易)厅(局、集团总公司、行业管理办公室),中国
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为支持物资流通代理制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和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情况,决定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实行挂账停息。现将挂账停息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挂账停息企业的范围是《关于鼓励和支持钢材、汽车代理制试点企业开展代理经营有关政策的通知》(国经贸市〔1995〕896号)确定的第一批试点流通企业中通过有关部门审核的24家中央和地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其中中央企业5家,地方企业19家)。
挂账停息数额为经过财政部和银行共同核实的政策性亏损所占用的贷款本金和利息部分,合计31.06亿元(具体企业名称及详细挂账数额见附件一)。
二、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从1998年12月21日起实行挂账停息,至2003年12月20日止,期限5年。
三、承贷银行挂账停息期间的停息损失,按停息挂账金额和当期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确定。挂账停息期间如遇国家统一调整贷款利率,停息损失按分段利率确认。
承贷银行挂账停息损失,采取对有关银行上缴的所得税实行定额返还的办法解决,由有关承贷银行总行与中央财政统一清算。年度终了后有关承贷银行总行根据上年度实际上缴所得税情况,据实填写《____年度承贷银行应收定额返还所得税申报表》(格式见附件二),并正式来文
向中央财政申请返还所得税。有关承贷银行总行的申请报告应附上年度实际上缴中央财政所得税完税凭证复印件。如承贷银行总行上年实际上缴所得税数额小于应返还所得税数额,其差额部分,由下一年度的上缴所得税返还。应定额返还1999年度所得税事宜,请有关承贷银行总行于2
000年10月底之前办理完毕。
中央财政收到有关承贷银行申请报告后,应在1个月时间内批复完毕。有关承贷银行总行收到中央财政返还的所得税,要全额计入有关承贷银行总行的应纳税所得额。
四、承贷银行在停息期内已经收取的政策性亏损新增利息,承贷银行要在2000年底以前如数退还相应企业。资金来源首先是中央财政返还的所得税,不足部分采取抵顶承贷企业其他应上缴利息解决。无所得税返还且无其他贷款利息可以抵顶的,按企业隶属关系分别报中央财政和省
级财政研究处理。
五、实行挂账停息的企业要努力开拓市场,扩大销售,通过减员增效和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挂账停息期满后,企业要制定积极可行的还本付息计划,贷款银行积极对贷款本金和利息进行清收。
六、各地财政、银行、经贸委和物资流通企业主管部门接到本通知后,抓紧协调,切实落实挂账停息有关政策。

附件一:

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核实表
金额单位:千元
-------------------------------------------------------------
| | 总 计 | 按各承贷行分类 |
| 项目及内容 |--------------|----------------------------|
| | | | | 工商 |建设| 农业 | 交通 | 中国 |招商|农信|
| | 合计 | 本金 | 利息 | | | | | | | 用|
| 单 位 | | | | 银行 |银行| 银行 | 银行 | 银行 |银行|村社|
|---------------|----|----|----|----|--|----|----|----|--|--|
| 总 计 |3106001 |1975831 |1130170 |2923954 |9974|58185 |83542 |20950 |4311|5085|
|---------------|----|----|----|----|--|----|----|----|--|--|
| 中央企业小计 | 982534 | 586350 | 396184 | 944203 | 274| |24292 | 8680 | |5085|
|---------------|----|----|----|----|--|----|----|----|--|--|
|一、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 | 117145 | 79642 | 37503 | 107068 | 274| | 9803 | | | |
|---------------|----|----|----|----|--|----|----|----|--|--|
|1.哈尔滨公司 | 274 | 274 | | | 274| | | | | |
|---------------|----|----|----|----|--|----|----|----|--|--|
|2.沈阳公司 | 14036 | 7999 | 6037 | 14036 | | | | | | |
|---------------|----|----|----|----|--|----|----|----|--|--|
|3.天津公司 | 37679 | 27323 | 10356 | 37679 | | | | | | |
|---------------|----|----|----|----|--|----|----|----|--|--|
|4.北京公司 | 4011 | 3784 | 227 | 4011 | | | | | | |
|---------------|----|----|----|----|--|----|----|----|--|--|
|5.上海公司 | 21460 | 16660 | 4800 | 21460 | | | | | | |

|---------------|----|----|----|----|--|----|----|----|--|--|
|6.武汉公司 | 9898 | 9898 | | 9898 | | | | | | |
|---------------|----|----|----|----|--|----|----|----|--|--|
|7.西安公司 | 4023 | 2562 | 1461 | 4023 | | | | | | |
|---------------|----|----|----|----|--|----|----|----|--|--|
|8.成都公司 | 9803 | 4605 | 5198 | | | | 9803 | | | |
|---------------|----|----|----|----|--|----|----|----|--|--|
|9.广州公司 | 15961 | 6537 | 9424 | 15961 | | | | | | |
|---------------|----|----|----|----|--|----|----|----|--|--|
|二、中国轻工物资供销总公司 | 201925 | 122757 | 79168 | 201925 | | | | | | |
|---------------|----|----|----|----|--|----|----|----|--|--|
|1.总公司 | 102789 | 59047 | 43742 | 102789 | | | | | | |
|---------------|----|----|----|----|--|----|----|----|--|--|
|2.东北公司 | 44310 | 17880 | 26430 | 44310 | | | | | | |
|---------------|----|----|----|----|--|----|----|----|--|--|
|3.华东公司 | 12866 | 12866 | | 12866 | | | | | | |
|---------------|----|----|----|----|--|----|----|----|--|--|
|4.中南公司 | 23496 | 14500 | 8996 | 23496 | | | | | | |
|---------------|----|----|----|----|--|----|----|----|--|--|
|5.华南公司 | 18464 | 18464 | | 18464 | | | | | | |
-------------------------------------------------------------

续表
-------------------------------------------------------------
| | 总 计 | 按各承贷行分类 |
| 项目及内容 |--------------|----------------------------|
| | | | | 工商 |建设| 农业 | 交通 | 中国 |招商|农信|
| | 合计 | 本金 | 利息 | | | | | | | 用|
| 单 位 | | | | 银行 |银行| 银行 | 银行 | 银行 |银行|村社|
|---------------|----|----|----|----|--|----|----|----|--|--|
|三、中国黑色金属材料总公司 | 553177 | 313531 |239646 | 535553 | | | 3859 | 8680 | |5085|
|---------------|----|----|----|----|--|----|----|----|--|--|
|1.东北公司 | 51296 | 27266 | 24030 | 51296 | | | | | | |
|---------------|----|----|----|----|--|----|----|----|--|--|
|2.华北公司 | 10391 | 6561 | 3830 | 10391 | | | | | | |
|---------------|----|----|----|----|--|----|----|----|--|--|
|3.华东公司 | 215042 | 108017 |107025 | 215042 | | | | | | |
|---------------|----|----|----|----|--|----|----|----|--|--|
|4.中南公司 | 24241 | 18362 | 5879 | 24241 | | | | | | |
|---------------|----|----|----|----|--|----|----|----|--|--|

|5.西南公司 | 12183 | 9331 | 2852 | 12183 | | | | | | |
|---------------|----|----|----|----|--|----|----|----|--|--|
|6.西北公司 | 22801 | 14625 | 8176 | 22801 | | | | | | |
|---------------|----|----|----|----|--|----|----|----|--|--|
|7.北京公司 | 72051 | 41925 | 30126 | 63371 | | | | 8680 | | |
|---------------|----|----|----|----|--|----|----|----|--|--|
|8.郑州公司 | 14436 | 7882 | 6554 | 5492 | | | 3859 | | |5085|
|---------------|----|----|----|----|--|----|----|----|--|--|
|9.公司本部 | 130736 | 79562 | 51174 | 130736 | | | | | | |
|---------------|----|----|----|----|--|----|----|----|--|--|

|四、中国煤炭物资总公司 | 90396 | 60482 | 29914 | 79766 | | |10630 | | | |
|---------------|----|----|----|----|--|----|----|----|--|--|
|1.郑州公司 | 10630 | 10630 | | | | |10630 | | | |
|---------------|----|----|----|----|--|----|----|----|--|--|
|2.西安公司 | 4957 | 2571 | 2386 | 4957 | | | | | | |
|---------------|----|----|----|----|--|----|----|----|--|--|
|3.东北公司 | 21244 | 21244 | | 21244 | | | | | | |
|---------------|----|----|----|----|--|----|----|----|--|--|
|4.西南公司 | 40262 | 17394 | 22868 | 40262 | | | | | | |
|---------------|----|----|----|----|--|----|----|----|--|--|
|5.邯郸公司 | 13303 | 8643 | 4660 | 13303 | | | | | | |
|---------------|----|----|----|----|--|----|----|----|--|--|

|五、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 | 19891 | 9938 | 9953 | 19891 | | | | | | |
|---------------|----|----|----|----|--|----|----|----|--|--|
| 地方企业小计 |2123467 |1389481 |733986 |1979751 |9700|58185 |59250 |12270 |4311| |
|---------------|----|----|----|----|--|----|----|----|--|--|
|一、河南金属材料总公司 | 80533 | 49089 | 31444 | 80533 | | | | | | |
|---------------|----|----|----|----|--|----|----|----|--|--|
|二、上海机电设备总公司 | 239500 | 133237 |106263 | 239500 | | | | | | |
|---------------|----|----|----|----|--|----|----|----|--|--|
|三、上海金属材料总公司 | 571420 | 483310 | 88110 | 571420 | | | | | | |
|---------------|----|----|----|----|--|----|----|----|--|--|
|四、湖北东风汽车销售技术服 | | | | | | | | | | |
| | 1592 | 1112 | 480 | 562 |1030| | | | | |
| 务联合公司 | | | | | | | | | | |
|---------------|----|----|----|----|--|----|----|----|--|--|
|五、天津金属材料总公司 | 128933 | 65021 | 63912 | 128933 | | | | | | |
|---------------|----|----|----|----|--|----|----|----|--|--|
|六、安徽金属材料总公司 | 20218 | 13466 | 6752 | 6218 | | |14000 | | | |
|---------------|----|----|----|----|--|----|----|----|--|--|
|七、陕西金属材料总公司 | 74005 | 33580 | 40425 | 74005 | | | | | | |
|---------------|----|----|----|----|--|----|----|----|--|--|
|八、广东物资集团公司 | 20791 | 18257 | 2534 | 20791 | | | | | | |

|---------------|----|----|----|----|--|----|----|----|--|--|
|1.广东金属材料总公司 | 5763 | 3229 | 2534 | 5763 | | | | | | |
|---------------|----|----|----|----|--|----|----|----|--|--|
|2.广东汽车贸易总公司 | 15028 | 15028 | | 15028 | | | | | | |
|---------------|----|----|----|----|--|----|----|----|--|--|
|九、广西机电设备总公司 | 73945 | 29568 | 44377 | 73945 | | | | | | |
|---------------|----|----|----|----|--|----|----|----|--|--|
|1.本部 | 6754 | 3675 | 3079 | 6754 | | | | | | |
|---------------|----|----|----|----|--|----|----|----|--|--|
|2.南宁 | 25293 | 9744 | 15549 | 25293 | | | | | | |
|---------------|----|----|----|----|--|----|----|----|--|--|
|3.柳州 | 24195 | 9373 | 14822 | 24195 | | | | | | |
|---------------|----|----|----|----|--|----|----|----|--|--|
|4.桂林 | 15598 | 5961 | 9637 | 15598 | | | | | | |
|---------------|----|----|----|----|--|----|----|----|--|--|
|5.贵港 | 2105 | 815 | 1290 | 2105 | | | | | | |
|---------------|----|----|----|----|--|----|----|----|--|--|
|十、辽宁物产集团总公司 | 183000 | 117000 | 66000 | 140960 |8670| |21100 |12270 | | |
|---------------|----|----|----|----|--|----|----|----|--|--|
|十一、湖南金属材料总公司 | 102061 | 58656 | 43405 | 102061 | | | | | | |
|---------------|----|----|----|----|--|----|----|----|--|--|

|十二、湖南机电设备总公司 | 101544 | 65399 | 36145 | 101544 | | | | | | |
|---------------|----|----|----|----|--|----|----|----|--|--|
|十三、湖北金属材料总公司 | 143044 | 83044 | 60000 | 107970 | | 6613 |24150 | |4311| |
|---------------|----|----|----|----|--|----|----|----|--|--|
|十四、江苏金属材料总公司 | 64915 | 45534 | 19381 | 64915 | | | | | | |
|---------------|----|----|----|----|--|----|----|----|--|--|
|十五、润华集团股份公司 | 51572 | 31330 | 20242 | | |51572 | | | | |
|---------------|----|----|----|----|--|----|----|----|--|--|
|十六、四川机电设备总公司 | 13739 | 10509 | 3230 | 13739 | | | | | | |
|---------------|----|----|----|----|--|----|----|----|--|--|
|十七、四川金属材料总公司 | 25168 | 17306 | 7862 | 25168 | | | | | | |
|---------------|----|----|----|----|--|----|----|----|--|--|
|十八、河北物产企业(集团)公司| 149316 | 80150 | 69166 | 149316 | | | | | | |
|---------------|----|----|----|----|--|----|----|----|--|--|
|1.河北金属材料总公司 | 126021 | 66043 | 59978 | 126021 | | | | | | |
|---------------|----|----|----|----|--|----|----|----|--|--|
|2.河北汽车销售总公司 | 23295 | 14107 | 9188 | 23295 | | | | | | |
|---------------|----|----|----|----|--|----|----|----|--|--|
|十九、武汉市金属材料总公司 | 78171 | 53913 | 24258 | 78171 | | | | | | |
-------------------------------------------------------------

附件二:

____年度承贷银行应收定额返还所得税申报表
银行名称(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 | 挂账停息损失金额 | | | |
|核定政策| (应收定额返还所得税金额) |上年实际上| 本年申请返还所得税金额 |应返未返停 |
|性亏损停|----------------|缴中央财政|----------------------| |
|息挂账 |上年损|以前年度应|累计应返未 |所得税金额| |返还上年|返还以前年|息损失合计 |
|金 额| | | | | 合 计 | | | |
| |失金额|返未返损失|返损失金额 | | |损失金额|度损失金额| |
|----|---|-----|------|-----|-----------|----|-----|------|
|(1) |(2)| (3) |(4)=(2)+(3) | (5) |(6)=(7)+(8)|(7) | (8) |(9)=(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上年实际上缴所得税金额应与所附完税凭证复印件累计金额相一致。 填表日期:



2000年7月19日

辽宁省农业资源综合管理与保护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辽宁省农业资源综合管理与保护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1997年1月23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效益,保证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够适应农业和农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资源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等可以利用的土地及气候等农业自然资源。
第三条 凡在本省辖区内从事与农业资源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农业资源应坚持保护、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并重的方针。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内的农业资源变化状况负责,应将农业资源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农业资源状况,并发布公报。
第六条 政论鼓励发展农业资源保护事业,加强综合利用和节约农业资源的科研、教育、宣传及成果应用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与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海洋水产、水利、气象等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农业资源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辖区职权范围内的农业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农业资源综合管理与保护工作。
第八条 公民有保护农业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破坏农业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九条 对在管理、保护农业资源事业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农业资源综合管理
第十条 政府实行农业资源调查、区划、监测和评价制度。
农业资源调查、区划、监测和评价的技术规程,由省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全省性的农业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其性关的调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区域性的调查周期可根据需要相应适当缩短。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制订农业资源区划和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并依据农业资源变化状况定期修订。
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综合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专业农业区划及资源开发规划由农业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制订。
第十三条 建立、完善农业资源监测网络。对农业资源状况定期进行监测,保证网络的持续更新与正常运行,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与保护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四条 农业资源综合评价报告由各级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写,提请同级人民政论审核,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综合农业区划、农业资源调查和监测成果须报上级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专业农业资源区划筛主管部门审核,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农业区域发总体规划由上级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 农业资源区划和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由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资源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修改,并按第十六条规定履行审核、批准手续。
第十七条 应进行农业资源分类、分区评估,建立农业资源核算体系,并纳入农业及农村经济核算体系。
第十八条 审定有关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大政策、规划和重点和重点开发项目,应采用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可持续发展影响主人的具体工作由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实行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具体实施范围和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二十条 各业之间使用农业资源的方向发生争议,由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资源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由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涉及跨行政区域的争议,报上级共同主管部门处理。
在争议解决之前,争议各方不得改变农业资源利用现状。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农业资源区划及农业资源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辖区内农业资源使用与保护分别行使监督检查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

第三章 农业资源保护
第二十二条 发展经济必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确保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二十三条 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须依据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制订完整的计划,并提出有效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对不具备治理与保护能力的项目,应停止和延缓建设。已经导致农业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应限期整治恢复。
第二十四条 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充分利用家业农业气候资源,推广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工技术,推广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能源利用技术,推广农业生产空间利用和有机废物循环利用技术。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农业地转移和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农业用地的后备资源应优先用于农业;适宜开垦为耕地的,不得转作它用。
小城镇建设须按规划进行,应依托原城镇,与农村居民点改造相结合。应尽量利用荒地、废弃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第二十六条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粮草间作、秸秆还田 、增施有机肥料等措施保养耕地,确保地力不再下降。
耕地使用者保养土地的义务及未履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应在承包合同中确认。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提高农用渠系的有效利用系数,减少输水损失;改变灌溉方式,降低用水定额;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对农用水体的污染。
应划定水源涵养区,保护和营造水源涵养林,涵养水源。对承担水源养义务的地区应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制定保护和恢复植被的生态工程规划。对岩石裸露、沙化严重的蚕场,应限期治理改造;对退化草场应进行改良,培埴人工草场;对参地应坚持林参间作,搞好水土保持,参后还林。
森林的抚育更新,应实行多树种搭配和草、灌、乔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凡符合封山育林和天然更新的地块,都应进行封山育林和天然更新。
第二十九条 森林、草原、农田的病虫鼠害防治,实行谁经营使用谁防治责任制。经营者、使用者应按时完成下达的防治任务;未完成任务的可由有关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代为防治,防治经费由经营者、使用者负担。
第三十条 治理开发荒山、荒沟、荒丘 荒滩应全理规划,坚持治理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小流域 为单元实行 水 田 林 草 路综合治理.
第三十一条 政府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生长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地区 水域,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域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都应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其他区域以及对农用植物种质资源 优良畜禽品种资源和野生物种基因,县以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保护点 保? 娣庇慊蛑种驶蚩?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重视气候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可能引起区域性气候发生变化的重大生产建设活动,须进行气候影响评价.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农业资源区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由其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一) 未执行农业资源调查 区划 监测和评价制度的;
(二) 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不符合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方向和途径,造成农业资源损失的;
(三) 各业之间使用农业资源方向的争议解决之前,擅自改变利用现状的;
(四) 拒绝接受对农业资源使用与保护情况的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五) 滥用职权批准或者未经批准占用农业资源的.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依照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农业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997年1月23日